今天自然光線來跟大家分享的精彩學員案例是零基礎動畫專業(yè)留學,拿下CCA、Ringling、Otis等多校offer。今天的案例主角Muyang同學0基礎,6個月,拿下加州藝術學院CCA、瑞格林藝術設計學院Ringling、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Otis等多校offer和72000美金獎學金,折合人民幣共計約510,000元。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零基礎動畫專業(yè)留學作品集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吧!
Muyang同學零基礎動畫專業(yè)留學作品集創(chuàng)作經(jīng)歷:
PART ONE:
Muyang是美高背景零基礎動畫專業(yè)留學申請的,在來到自然光線之前,幾乎沒有過任何的藝術學習經(jīng)歷和背景。雖然是留學生,但是對作品集、擇校、定專業(yè),卻沒有具體的了解,也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
因此在和Muyang第一次溝通時,專業(yè)老師并沒有非常直接的切入擇校、專業(yè)確定等具體話題,而是先和他進行初步溝通,了解Muyang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方向;了解他對藝術設計這個領域的一些看法;以及為什么想到要選擇藝術留學。
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Muyang因為高中就在美國就讀,因此性格和思想上,都非常獨立,盡管對專業(yè)和院校還不夠了解,但是為什么選擇學習藝術設計領域作為本科的學習方向,他有著較為明確的認知和自我規(guī)劃。
Muyang并不是一時興起,覺得這個專業(yè)好玩兒,或者有意思,才選擇藝術留學,而是自己做了一些基本調(diào)研,才決定選這條路。在來到自然光線之前,他已經(jīng)去部分院校官網(wǎng)做了課程、專業(yè)方向的大概了解,明確了幾個相似專業(yè)之間的差別,之后才最終決定,選擇動畫作為申請意向。
導師說:
我們遇到過很多和Muyang相類似情況的學生,之前對藝術留學并不太了解,是零基礎申請。這類學生最容易出現(xiàn)的一點“狀況”就是,因為不了解,所以認為藝術類專業(yè)好學、或者抱著很理想的心態(tài),考慮出國學藝術。問及為什么想學藝術設計,不免有答案是“感覺好玩兒,先學著看看吧”。(畢竟有時候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學藝術的學生,都是世界各地跑、生活非常自由自在,每天寫寫生、轉轉畫廊就可以了)
但是事實呢?學習藝術設計專業(yè),需要跑圖書館、需要跑場地調(diào)研、也需要寫essay、甚至熬夜通宵。因此每當遇到對藝術設計領域抱有美好想法的同學,我都比較建議,在考慮選擇藝術設計類專業(yè)前,先去了解院校和專業(yè),也可以多和老師了解一下這個專業(yè)的學習狀態(tài)和基本情況,再做決定。
像今天我們說到的Muyang同學零基礎動畫專業(yè)留學,在來到自然光線前,盡管對藝術留學沒有那么準確的理解,但是關于“選擇什么專業(yè)”、“專業(yè)的學習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專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等等問題,她都自己做過一些簡單的了解和調(diào)研。
自然光線的老師在明確和Muyang溝通,并且清楚的知道了他的意向后,才進一步幫助他去了解各個院校、專業(yè)申請的情況,以及他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之后再做較為具體,且強針對性的作品集培訓課程規(guī)劃。
PART TWO:
了解了Muyang的基本情況,便進一步溝通對接了具體課程規(guī)劃,共同確定下課程安排。首先,對于Muyang來說,優(yōu)勢很明顯,但專業(yè)維度的不足也比較清晰:
1.零基礎,手繪能力和動畫專業(yè)所需的基礎有一定差距;
2.需要補充專業(yè)知識和基本美學認知;
3.看待問題與主題時,Muyang比較欠缺深入挖掘和思考的能力;
4.對創(chuàng)意思維的整合與延展能力需要補充
基于這4點,專業(yè)老師梳理了最針對Muyang的課程安排。首先第一點,沒的說,必須補充安排手繪課程,對于動畫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手繪能力是基礎,盡管軟件可以幫助你很好的實現(xiàn)想法,或者將想法做的很“炫酷”,但如果連基本的手繪能力都沒有打下基礎,那么就不要談申請了。打好扎實的手繪基礎,是零基礎動畫專業(yè)留學申請本科的必要條件。
因此在這一部分,老師為Muyang安排了技能加油站的一系列課程,讓Muyang可以通過素描、速寫、色彩等基礎美術課程“入門”動畫。在這些課程期間,輔以創(chuàng)意思維的提升和基本美學意識的積累。帶著Muyang去看一些基礎美學書籍、藝術史論書籍,讓他能更全面的獲取知識和養(yǎng)分。
其次,老師還為Muyang特別安排了“思辨設計”、“Design Thinking”等思維發(fā)散性互動體驗課程。希望Muyang能在這些課堂中,收獲有概念、有美學體系的創(chuàng)意思維,從而能以批判性的藝術思維,去看待世界、觀察身邊的事物,以獲得更加豐富立體的靈感。
而Muyang給予我們的反饋,也超過了每一位老師初期制定的目標,他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學習節(jié)奏和氛圍,并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因此老師也開始逐漸在課程中補充動畫專業(yè)基礎,比如動畫的運動規(guī)律,鏡頭的應運以及如何講故事等等。經(jīng)過基礎課的學習,Muyang在這一階段也積累了很好的手繪和動畫能力,為作品集打好了扎實的基礎。
導師說:
每位學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以Muyang來說,因為從高中開始就在海外學習,因此他擁有較為獨立自主的自我驅動性,能夠自主的進行實踐規(guī)劃。
同時,Muyang也是一位思路非常清晰、并且配合度非常高的學生,在整個課程周期內(nèi),一直處于“我知道我在這里有不足,需要盡快彌補”的狀態(tài),因此每一次老師給出建議和修改意見,他都會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第一時間給到老師反饋和回應。
學生一直保持在這樣一種自主督促的學習情緒下,才能保證課程整體都是非常迅速推進的狀態(tài),這也是為什么老師在基礎課中期階段就逐漸增加動畫專業(yè)學習的原因。
PART THREE:
有了好的基礎作為打底,Muyang與老師便開始正式進入動畫設計留學作品集課程階段。在這一階段的課程開始前,老師也再次與Muyang進行了溝通,引導他找到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延展思路,并以此作為基點,去擴展自己的想法。
而他的這些想法與專業(yè)能力也全部都體現(xiàn)進了作品集——兩個故事板,一套角色設計,還有一些觀察性繪畫,以及部分靜態(tài)圖片作品。
Project 1:Tree in the Dream
女孩的父母工作很忙沒時間陪她,每天只有一只小雞玩偶陪伴著孤獨的她。到夜晚來臨,女孩總會夢到各種各樣的場景,她在夢里可以變成任何自己想變的樣子,去想去的地方。有一天在夢中她發(fā)現(xiàn)了一棵奇怪又巨大的樹,女孩很好奇站在樹的頂端會看到什么,于是就努力往上爬。直到她發(fā)現(xiàn)這是一棵有魔法的樹,一場冒險之旅開始了……
這棵扭曲的巨大的樹代表著女孩生活的現(xiàn)狀,夢中的自己是她期待中自己的模樣,勇敢,熱愛冒險。玩偶小雞代表伙伴,當她們走出樹洞,發(fā)現(xiàn)小雞變大并且擁有了生命,讓她不在孤單。樹的頂端代表著女孩憧憬著的未來,抱著樂觀的心勇敢前進,不斷探索,每一個過程都是她所獲得的寶藏。
作品集的故事板部分Muyang制作了兩個不同主題,以此來體現(xiàn)學生的動畫能力、鏡頭運用能力等等。兩個主題都是非常有趣和有創(chuàng)意的主題。
Project 2:Headphone
第二個項目的想法來源于Muyang的生活,這種講述自身經(jīng)歷的故事更能融入學生的真實情感。Muyang兩年前買了一個耳機,他經(jīng)常會戴著它去學校和其他地方。
在戴著耳機生活的這段時間,Muyang很少與身邊的人交流互動,一段時間后他便發(fā)現(xiàn),他與親近的人逐漸開始走得更遠了,那段時間不僅沒有讓他很開心,反而更深的感到孤獨和痛苦。而他也花了很長時間,才得以找回曾經(jīng)擁有的友誼和快樂。
在這個項目里,Muyang試圖用自己的故事去告訴人們:如今科技變得越來越有趣,我們可以在網(wǎng)上獲得比現(xiàn)實生活中有更多的樂趣,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里,失去聯(lián)系,遠離人們。
很多時候他們看起來玩得很開心,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是,慢慢的,他們便會開始逐漸失去與人的互動的能力和興趣,在不知不覺中也會丟失很多其他東西。這種“失聯(lián)”、“隔離”的狀態(tài)下,我們或許能獲得短暫的快樂和幸福,但是相較這些虛擬而言,我們失去的,往往更多。
Project 3:15 Things After 70 Years Old
這個項目的主題也來源于生活,靈感源于Muyang的姥爺。隨著年紀的增長,Muyang的姥爺身體機能也在下降,生活上也變得更加局限,失去了很多原本擁有的生活和活動方式。
Muyang與他的姥爺從小相處了十多年,直到離開中國去美國上學。在美國的時候,Muyang十分懷念他的姥爺。這個作品也是為了懷念姥爺而創(chuàng)作的。
在四年姥爺?shù)耐瑫r,Muyang融合自己對姥爺?shù)挠洃浐透嘞胂?,也試圖去表達他對“失去”的看法。很多人可能都認為:人老了身體也變差了,便會失去很多樂趣,這在外人看來十分不幸。但是在Muyang看來,這些是不值得傷感的事情。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決定的,與其悲傷不如坦然的面對。失去不得不失去的,同時才能獲得還可以獲得的快樂。
整個動畫的基調(diào)不是悲傷的,而是輕松歡快的,因為Muyang想表達的是,對人來說變老不一定是壞事,反而是一種全新有趣的體驗。
剩下的項目主要以手繪和觀察性繪畫為主,展現(xiàn)了Muyang良好的手繪能力,而最終的申請結果,Muyang被多個學校錄取,并拿到了獎學金。
導師說:
Muyang的每一個項目靈感來源看起來可能都非?!皽\顯”,但是,每一個項目,Muyang也都給予了它深度的主題和想法。比如在2個故事版項目中,Muyang的出發(fā)點都是自己有所感的生活細節(jié),但也正是這些細節(jié),啟發(fā)了Muyang進行深層的思考,從而看到生活的反面。
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同學,想的主題非常宏大,看起來發(fā)揮空間都非常大,有很多可實現(xiàn)的點,但是每當我們談及具體要如何“沉淀”、如何梳理“主線邏輯”時,又時常會得到“淺顯”和“不靠譜”的反饋。
要明確,任何主題,無論其內(nèi)核是大是小,它們都需要一個下沉、沉淀、落實的過程,任何項目都需要有始有終,且達到頭尾的平衡。
在Muyang的零基礎動畫專業(yè)留學案例中,我們非常清晰的看到了學生的巨大成長以及變化,在一開始,Muyang并不清楚如何去進行動畫、如何學習動畫。對藝術留學和作品集也沒有較為清晰和明確的定位,但是,Muyang首先自己做了調(diào)研,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想法,這對于他來說,是前期自主鋪墊的優(yōu)勢。其次,高中在海外就讀的原因,Muyang也擁有較強的自主推動意識,能夠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規(guī)劃和敦促,這就為整體的課程進度提高了效率。但是相對應的,我們也能看到,Muyang的整個申請過程中,也存在著需要老師幫助補足的需求。而在老師的引導下,他開始有意識的思考動畫的意義和內(nèi)涵,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與理解,進行創(chuàng)作。
自然光線為你分享更多話題:
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yè)轉載,如有發(fā)現(xiàn)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