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排版出現(xiàn)問題,會讓你的作品集功虧一簣嗎?包括自然光線在內,大部分作品集培訓機構,都非常注重學生的留學作品集排版。在采訪各大院校的招生官、教師時,他們也說到過作品集排版的重要性。但很多同學,都對此存有疑問,藝術留學作品集最重要的難道不是作品嗎?排版能讓我的作品集功虧一簣嗎?難道招生官會因為我的排版有問題,就忽略我的作品嗎?
招生官確實不會因為排版問題,直接全盤否定一個作品集,但排版帶來的一些問題,可能會直接導致招生官看不懂你的作品集、誤解你的一些項目的內容,這會間接導致與Dream School失之交臂。
今天,我就結合自然光線招生官聯(lián)盟、以及作品集培訓導師的意見,來盤點一下什么樣的排版問題,會讓你的作品集功虧一簣。
第一類:作品集排版文字類問題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文字”在作品集中的作用。
作品集,雖然是展示藝術、設計類的創(chuàng)作項目,但在一些情況下,同學們需要在作品集中加入文字說明,以做解釋補充。但注意,是在“一些情況下”,文字說明不是一定要有的,如果單純的看你的作品項目圖,無法完全的理解作品的內容與涵義,則需要文字來助力。但如果你的作品項目圖,已經(jīng)很完美的詮釋了你所有的表達與內容,則無需文字解釋。
這里我倆舉個例子,下圖是自然光線純藝專業(yè)學生的作品集,這個作品本身非常抽象,只是看作品本身,很難理解學生的用意,其中用到的字體設計方向的實驗與解構,更是很難輕易看出。
自然光線學員作品集展會
于是在作品集中,學生就用了大段文字去解釋自己制作這個裝置的動機、想法,以及裝置用到的媒介及技術。以提高整個項目的整體性及完成度。
自然光線學員作品集排版中語言介紹
畫面與形式作品集排版
但下面這組作品,情況就不同了,學院提交的是插畫以及手工書作品,重點就是畫面與形式,所以學生沒有去做過多的文字介紹,而是直接去展示作品。
自然光線學員平面設計作品集排版
作品集排版文字問題:
在明白了文字解釋在作品集中的作用后,我們來聊聊“文字”可能帶來的問題。
有些同學,會擔心招生官get不到自己的用意,用大篇幅的文字補充在出國留學作品集中,甚至有同學想與申請導師溝通,提交一篇輔助性的分析文獻。
可以這么做嗎?當然可以。
但是有必要這么做嗎?這就不一定了。
有些專業(yè)的內容,作品集這種平面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很難淋漓盡致的直觀展現(xiàn)學生的作品,文字說明是一定必要的。像是裝置藝術、純藝攝影等以抽象表達為主的作品,如不去加注釋說明,招生官很難看懂你在做什么,像是我們之前以行為藝術短片展示服裝設計作品的學生,也寫了很長的文字闡釋,去詳解模特的肢體行為,與她設計理念的關聯(lián)。
但有些專業(yè),原本提倡的就是“用圖說話”,“用畫面說話”,文字過多則會顯得繁瑣。比如建筑的結構圖,很少有學生在這個步驟去長篇大論,這一步要做的,就是用圖解,詳細展示設計理念,文字僅僅是輔助功能。
所以,綜上,內容過多,會導致繁瑣拖沓;內容過少,會導致表意不明。作品集的文字內容,沒有一個定量,多還是少,完全要看作品集的內容,所以一定要去和導師、招生官溝通,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集發(fā)給相同專業(yè)的同學朋友,看看能否清晰get到你的表達。
第二類:作品集排版邏輯混亂
如果說文字問題會影響作品集的觀感,是表現(xiàn)層面的,那么邏輯問題則會影響作品集的內容及框架,是內核層面的。所以比起文字類問題,邏輯問題更為重要。
有很多學生基礎繪畫能力非常強,想法也比較有創(chuàng)意,自學、自律能力也強,DIY進度按部就班,完全有自己準備作品集的能力,但在項目完成、進入排版階段時,就會出現(xiàn)一些自己意識不到的問題,這類學生的作品集大都是:把所有的作品放在一起,略加注釋。
首先,什么是作品集,我們說過無數(shù)次,它是招生導向的,向招生官展示你個人能力,以及對專業(yè)、泛專業(yè)理解的作品集合。所以要依照它的功能,去安排作品集的邏輯。但是把作品羅列在一起,能向招生官展示的關于你的東西,就太單一了,不是說這樣做不行,而是這樣做無法提高你的個人競爭力。
那么作品集可以有幾種邏輯呢?
我們今天就簡單列舉幾種
線性
發(fā)散式
組合型
第一種最好理解,但也最容易被誤解,就是線性。很多學生都以為線性思維的排版,就是把作品集的項目按從頭到尾的順序排版,這是不對的。
而是要按照從無到有的順序,就是你一開始的構思,構思后的research,research之后的材料收集,再之后的實驗性操作,以及開始做作品集的過程然后是作品集的成品。
第二種發(fā)散式,以想法、主題為核心,用不同的項目去解讀這個主題。我們之前有位攝影專業(yè)的學員,常年居住在國外,與家里老人很少見面,她想通過自己的作品去表達這種關系,所以定下來要做祖輩記憶這個主題。
她作品集的3個項目,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內容包括膠片攝影,數(shù)碼攝影,藍曬手法,有人像,有風景,有靜物,也有攝影與純藝結合的裝置,以及攝影手工書。她融合了純藝、平面、書籍這三個專業(yè)的一些跨學科領域,在攝影方向上也做了非常多的嘗試與展示,但都緊扣祖輩記憶這個主題。
就如我剛提到的這位同學,這種形式的作品集,是有梯度的,比起傳統(tǒng)的形式更加立體,不會有單一的感覺,對這位同學能力與想法的展示也更加充分。
第三種組合型,則是用不同的項目去展示你各個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常見的排版方式。經(jīng)常有學員,準備了幾個項目,但主題相差甚遠,很難把各個項目融合在一起。那就可以把這幾個項目拆開,一個作品集中兩三個獨立項目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要注意,各個項目的部分,也要像線性部分我們所說的那樣,要把從無到有的思考嘗試都展示出來。并且不同的項目最好對應所選專業(yè)不同的考察點。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內容了。那么回到今天開頭提出的問題:排版問題,會讓作品集功虧一簣嗎?首先,功虧一簣不至于但好的排版方式,會是你的加分項。當大家的能力、想法都在同一個階梯時,更清晰的表達、更完整的展示會將你的作品集推升至更高的維度!
更多關于留學作品集排版的話題:
用來申請院校的藝術留學作品集可以用考研、畢業(yè)設計、應聘、個人藝術作品集嗎
藝術設計留學作品集_色彩對比_色彩對留學藝術作品集設計的影響
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yè)轉載,如有發(fā)現(xiàn)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