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許多零基礎,跨學科想要申請服裝設計的同學找到我們,在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同學創(chuàng)作服裝專業(yè)作品集過程中,原專業(yè)也會帶給他們許多特有的優(yōu)勢,經過專業(yè)的輔導和自身的努力,大多數(shù)同學也拿到了自己理想的成績。這個趨勢也讓我們開始不禁思考,究竟不同的專業(yè)背景能為服裝設計的學習帶來哪些優(yōu)勢呢?今天我們就以國內學生基數(shù)最大的平面設計為例,總結我們在教學和輔導中的經驗,為大家分析跨學科思維,平面設計中的想法技能如何運用在服裝設計作品集中,啟發(fā)你更多維的創(chuàng)意表達思路!
1.開放的設計思維
我們知道平面設計是一個自由的專業(yè),不同領域都可以作為靈感來源,也可以借用任何方式和載體去表達我們的創(chuàng)意??偟膩碚f,平面設計就是一個通過風格化表達以視覺化形式解決問題的藝術。
而這種開放的跨學科思維也非常適用于服裝設計領域,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服裝的發(fā)展已經不再滿足于以“好看”“能穿”為準則的模式,院校也更希望看到我們作為未來的設計師通過服裝展示自己的個性,開辟新的設計道路。
當然,想要合理的表達創(chuàng)意,也離不開專業(yè)知識的把控。平面設計的基礎架構大致包括美學基礎、透視、構圖、色彩基礎、平面構成等,每一門課程都是創(chuàng)意作品必不可少的地基,對于服裝設計專業(yè)也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就像我們經常能看到在時裝周上造型夸張、色彩大膽、面料鮮明奇特的服裝作品,之所以被大家嘖嘖稱道,不單是因為在視覺上的震撼,而是每一個創(chuàng)意點的實現(xiàn)都包含了設計師對于結構、色彩、審美高水準的把控和精巧的設計。
獲得皇藝服裝設計作品集offer的Biwei同學,在他的服裝設計作品集中有一組作品叫“Buried”,靈感來源于在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海上絲綢之路,有一艘名為“Batu Hitam”的沉船記錄了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發(fā)生的事情。
Biwen同學通過從沉船中打撈出來的各種物品結合唐朝的時代特征,提取出一系列視覺元素創(chuàng)作出這套服裝作品。
我們從Biwen同學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對具體的歷史事件中提取出抽象的概念性素材,再把它完整轉化為視覺元素,在最后的成衣中從結構、色彩到形式的展現(xiàn)都完美傳達了主題的氛圍,也體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靈感發(fā)散的能力。
2.風格化的視覺語言
平面設計和服裝設計都是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xiàn)的方式,透過多種元素的組合來構成作品的主題和內容。因此我們選擇的這些設計元素就相當于作品的構件,每一部分都需要具備傳遞個人風格和加強內容深度的目的。
在平面設計作品集中這些元素包括文字、色彩、背景、色調、主體圖形、視覺中心等;在服裝設計中則有結構、色彩、材質、圖案印花、走線等。兩者之間最為重合的元素就是圖案印花和色彩的運用。
而這兩點無論從想法的發(fā)現(xiàn)和技法的研究都是源于平面設計領域的延伸。首先是圖案印花,作為服裝作品中最直觀的視覺元素,我們可以根據(jù)平面設計的啟發(fā),根據(jù)作品主題和靈感來源,進行思維發(fā)散提取具有同樣意境的圖形表達。
另外在技法上,我們可以借用拼貼、軟件、攝影、手繪,或者任何多種的組合,盡量采用豐富、生動的表現(xiàn)形式去傳達個人風格和創(chuàng)造力。
其次是色彩的搭配,服裝的色彩是整個作品中最能夠傳達主題概念的元素。而在立體作品上的色彩搭配,我們一定不能脫離結構和材質本身的質感和形態(tài)去選擇,而是要從屬性、情感、轉折面、主題中去吸取靈感,賦予作品更深刻的視覺感受以及心理效果。
收獲倫時和中央圣馬丁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設計雙錄的Yuexuan同學,服裝設計作品集中有一個項目名叫<Wonderland>,主題關于自閉癥兒童。這個主題的創(chuàng)作初衷也來源于Yuexuan的一次親身經歷:在一次為自閉癥兒童舉辦的慈善活動中,Yuexuan第一次接觸到了自閉癥兒童這個群體和他們創(chuàng)作的畫作。
因為人們很難通過簡單且直接的溝通就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因此,自閉癥兒童還有一個名字——“星星之子”。這個名稱很奇幻,充滿了想象的色彩,但同時也讓人感到深深的悲傷。
在服裝顏色上,Yuexuan選擇從自閉癥兒童的繪畫作品中提取色彩,并結合氈制羊毛作為主要面料。在面料選擇上,氈制羊毛主要由纖維織成,纖維中隨機而有序的組合,讓Yuexuan想起了自閉癥兒童獨特的思維方式。
整套服裝從圖案的設計、色彩的搭配到技法的表達,每一個設計元素都充分體現(xiàn)了Yuexuan同學具有個性化的視覺語言,也決定了作品的感性基調,成為升華整個作品質感的關鍵。
3.兼具商業(yè)和藝術價值的最終呈現(xiàn)
平面設計和服裝設計之間最大的共性就是兩者都同時具備商品和藝術品的雙重價值。平面設計是利用藝術去包裝或宣傳商品;而服裝作為商品本身,需要設計師去賦予原始材料更高的價值,兩者之間更是有許多重合的領域。
例如,服裝設計中的品牌Logo設計、包裝設計、效果圖繪制、成片拍攝等等環(huán)節(jié)其實都是跨越到了平面設計的范疇。而作為重視完整過程的藝術留學作品集創(chuàng)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容忽視。
2020倫敦時裝周—Bottega Veneta
以成片拍攝為例,作為最終的效果呈現(xiàn),也是吸引招生官眼球、提升作品質感的重要加分項。在拍攝過程中,同學們對于場景的搭建、模特的選擇、照片后期一定要嚴格貫穿作品的主題,有選擇性的去突出重點。
例如,這組作品中的重點是結構、顏色、材質還是概念,我們都可以通過系列化的照片去強化這種觀念和質感的表達。其次在整體構圖中,我們也要參考平面設計的留白法則,牢記照片的中心一定是服裝,背景不必太過繁雜,切勿喧賓奪主。
另外,值得提醒同學們對于服裝作品中藝術和商業(yè)比重的把握,例如圣馬丁更加看重設計師的個人風格、倫時更有意培養(yǎng)對應市場的服裝設計師...同學們也要根據(jù)不同的院校做最有針對性的準備。
拿下LCF倫敦時裝學院在內多校offer的Xuelan同學作品中的第二個項目,是關于快時尚的思考。從主題上來說,其實就是從市場的角度去探討藝術價值和是商品價值如何平衡的問題;
其次,在表現(xiàn)形式上,Xuelan同學結合了雕塑和創(chuàng)意拼貼的技法,把設計元素去進行解構重組,用逆向思維去打破了大眾潮流的藝術創(chuàng)造的束縛,又賦予了作品更深刻的文化意義。
最終在效果圖的呈現(xiàn)上,她利用衣架、紙箱、舊衣服等元素對應自己的項目主題;再加上整套作品的重點在于繁復的結構和舊物利用,因此,從燈光到后期也為了突出了這兩個特點,把服裝的質感處理得更加層次分明。
服裝設計是一個兼具邏輯性和想象力的學科,只要建立基礎的專業(yè)架構,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變?yōu)槲覀儎?chuàng)作的素材和靈感來源。不單單是今天我們具體講解的平面設計,藝術專業(yè)之間都有它們的共通性和相互借鑒的地方。
“跨學科思維”也是我們一直重復強調并在教學中不斷實踐的重點。在自然光線,我們會定期舉行各種不同形式的跨學科workshop、覆蓋全專業(yè)的落地實踐項目、階段性的critique,組織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學員互相碰撞靈感,在交流與創(chuàng)作溝通中,收獲多維度的專業(yè)提升。今天,我們介紹了平面設計中的想法技能如何運用在服裝設計作品集中,也希望同學們從今天的案例分享中,收獲敢于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學會舉一反三,通過學習不同領域的新知識打開更廣闊的創(chuàng)作思路,挖掘自己更多維的設計潛力!
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yè)轉載,如有發(fā)現(xiàn)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