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個人藝術作品集不能作為出國藝術留學申請作品集?”對于正在準備出國藝術作品集的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在剛接觸到藝術留學時即使本身已經是藝術或設計類專業(yè)了,但是對出國藝術作品集的認知上都有一定的偏差,為了避免更多同學在出國藝術作品集準備過程中走彎路,自然光線今天就來仔細的說明一下個人藝術作品集與出國藝術留學申請作品集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什么是個人藝術作品集?
個人藝術作品集,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個人藝術作品的展示合集,總的來說,它更強調并且注重最終成品的完整展示。我們經常在藝術商店、書店、博物館看到在售賣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集冊,都可以算作是個人藝術作品集之列。這一類作品集,在英文表達中,詞意往往更偏向于“Album/畫冊、圖冊”的形式,而非Portfolio。下面我們直接上圖,以攝影師Anne Golaz的作品集《CORBEAU》為例,在裝幀上,書籍就比較偏向于簡約而有藝術性的設計,在內容上,視覺作品基本一幅就占據(jù)了大部分的頁面,而文字部分,也多集中于攝影師本人的生平經歷。
個人藝術作品集作品內容頁上,作品幾乎占據(jù)了整個版面的篇幅,或者也有多幅作品排版在一個頁面內,但是關于作品的文字解讀,就非常少了。
什么是出國藝術作品集?
我們以RISD羅德島設計學院出國藝術作品集為例,來看看官方網站上對于出國藝術作品集有哪些要求,通過這些要求,我們也可以比較清晰的知道,一套藝術留學作品集應該是什么樣的。
我們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showcases your thinking and making
需要通過出國藝術作品集展示出申請者的想法與創(chuàng)作過程。
-The work should reflect a full range of your ideas,interests,experiences and abilities in the arts.
出國藝術作品集應該能反映出申請者在藝術領域的各種想法、興趣、經驗,以及能力。
-We recommend that you include some developmental research and/or preparatory work for one of your submissions.It is helpful to show your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investigation so we can see how you develop your ideas.
學校非常建議申請者提交的出國藝術作品集包括一些發(fā)展研究和準備階段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學校更好的看到申請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是如何思考、調研、展開創(chuàng)作,并將想法付諸于真實的作品中的。
大家看到這里有沒有發(fā)現(xiàn),出國藝術作品集其實是非常強調創(chuàng)作過程與思維邏輯的?以上3點內容,全部都在強調“想法”與“創(chuàng)作過程”。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想法就是我大腦里想的東西呀,創(chuàng)作過程我都是在草稿圖上完成的,有的可能都還是想的。這些東西根本沒有辦法/必要展示出來吧?其實不然,我們再以自然光線的學生出國藝術作品集為例,來看看這些優(yōu)秀得足以打動頂級藝術院校的作品集是什么樣子:
服裝設計專業(yè)作品集獲得Parsons和SAIC offer
交互設計專業(yè)作品集獲得UAL、Goldsmiths、Edinburgh、拉夫堡offer
建筑專業(yè)作品集獲得AA、Pratt、弗吉尼亞、Kansas、Miami offer
電影美術設計專業(yè)作品集獲得UCLA、查普曼大學offer
看過這些出國藝術作品集,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和個人藝術作品集有什么不同?沒有錯!無論是服裝設計專業(yè)、交互設計專業(yè),還是建筑專業(yè),或者電影美術設計專業(yè),在作品集中都出現(xiàn)了大量的文字內容。甚至好像完全不需要任何文字表達的插畫專業(yè),也出現(xiàn)了很多的文字內容。還有調研過程、設計“草稿”和方案圖,而不是只有單純的藝術作品和尺寸標注。這些文字、調研過程記錄、設計圖與方案圖,其實就是我們在院校要求中看到的“想法”與“創(chuàng)作過程”。而這也是出國藝術作品集與普通個人藝術作品集最大的區(qū)別。
普通個人藝術作品集往往只需要將作品展示出來,對于創(chuàng)作過程的內容不必多加贅述,至于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想法,很多時候往往并不會做出非常詳細的描述,在用詞上,也會偏向意識化的表述。而出國藝術作品集則需要創(chuàng)作者/申請人對作品做出非常詳細而且具象化的設計說明。
為什么出國藝術作品集如此與眾不同?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同樣都是藝術設計作品集,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在自然光線組織的面向所有藝術留學生的招生官見面會上,我們會設置招生官作品集審核環(huán)節(jié),不只自然光線的同學可以參加出國藝術作品集審核,其他自己DIY的同學也有機會參與招生官作品集審核。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部分DIY的同學所展示的,都是個人藝術作品集,而非能用來申請的出國藝術作品集。面對這種情況,即使是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招生官,也很難給出非常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建議,因為這部分對同學對作品集的定義不夠理解所導致的。在藝術留學中,出國藝術作品集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隱藏了很多限定條件的專指詞匯,我們在瀏覽其他藝術院校官網時也會看到藝術院校在作品數(shù)量、格式、大小尺寸、遞交形式上都有非常明確的限定,甚至有一些院校在內容上,也會有指定,“需要包含5-10幅觀察性繪畫”、“可提交更多的Sketchbook作為作品集的一部分”等。
其次,出國藝術作品集雖然是藝術留學的必備敲門磚,但請大家切記?。。∷怯脕砩暾埖?,是具有高度功能性的!并且,它的功能性絕對大于藝術性。以個人藝術作品集的思路去準備我們的申請用作品集,是絕對不可以的。
對于出國藝術作品集已經滿足申請所用作品集要求,并且完成度已經非常高的同學,自然光線也建議大家可以多參加機構招生官的面對面審核活動,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己作品集和申請概率的機會。如果你還想預約更多專業(yè)的招生官服務或獲得更多專業(yè)指導,來找自然光線免費咨詢吧!
自然光線為您推薦出國藝術作品集相關資訊:
藝術作品集培訓_室內_建筑_景觀_建筑設計系留學作品集經典案例分析
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yè)轉載,如有發(fā)現(xiàn)必追究法律責任。